解放軍第208醫院近年連續推出為兵服務新舉措,成為沈陽軍區為兵服務“樣本”。
“軍人優先,要真優先”
208醫院院長孫景海常常說:“軍人優先,要真優先。”為此,院黨委果斷決定,在醫院資金不足的情況下,擠出500余萬元,在新建門診部開辟“一站式”軍人服務診區。軍人掛號、就診、檢查及住院等項目與地方患者徹底分開,保證官兵就診有人引導、檢查有人陪同、咨詢有人解答。
軍人病區特設一個軍隊傷病員管理科,由院領導直接領導。每季度通報一次副主任醫師以上專家出診軍人病號次數,部隊患者對各科室的投訴次數,數據直接與個人晉級、科室“評先”掛鉤。
同病不同治,一度是部隊患者投訴熱點。為杜絕這一現象,醫院規定,一般疾病軍人計價費用不低于省、市醫保病人標準,患特殊重大疾病軍人醫療費用要高于地方患者。他們還建立軍人門診、情況反饋、出院通報、住院訪視、健康指導、休養員請銷假、休養員座談等22項工作制度。現在,部隊官兵與地方患者一起排長隊候診的現象不見了,從就診到住院,20分鐘就能辦妥;大型醫療設備檢查和藥品全部向部隊傷病員和老干部開放,全院預留軍人床位,實現官兵住院“零待床”。僅去年醫院就補貼部隊傷病員醫療費近千萬元。住院官兵日前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率,高達99%。
“用心靈溫暖心靈”
“醫學是用心靈溫暖心靈的科學”,208醫院政委劉明生說:“為部隊服務沒有上限。”近兩年來,僅醫院為9名患血液病的戰士,花費就高達140萬元。
傷病員住院后,部隊領導的心也牽到這里。病治得咋樣?有沒有違規行為?為排除部隊領導擔心,208醫院治病不忘教育,讓醫院成為“第二連隊”,讓住院官兵找到心靈的港灣。醫院開設心理咨詢室,編印心理輔導手冊,對住院傷病員心理現狀、疾病認知、思想情緒等90項內容進行量化測試,據此創造生物反饋和音樂放松等療法,進行相應的心理干預和治療,收效明顯。醫院搶救一個骨癌戰士的事,至今傳為佳話:他們千方百計悉心治療和照顧這位身患骨癌的倉庫保管員,創造了骨癌患者存活長達2年的生命奇跡。在彌留之際,這位戰士嘴角掛著淺淺的微笑,留下的一句話是:“如果有來世,我一定報答你們,我永遠記住你們對我的好!”
“為官兵健康站崗”
“官兵為祖國安全放哨,我們要為官兵的健康站崗”這,幾乎成了院長孫景海的口頭禪。
隨著聯勤一體化保障的逐漸深入,醫院保障對象也由以往陸軍單一兵種,開始向諸軍兵種、向野外野戰條件下保障轉變,這對衛勤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為此,醫院提出保障重點由“醫療為中心”向“預防保健為中心”轉換,在全區范圍內率先實施集院前、院中、院后服務為一體的“健康圈”閉合服務保障模式,建立健康教育、巡診體檢、疾病預防、訓練傷防治、心理咨詢、遠程會診、急重癥(專病)綠色通道、家庭康復病房、24小時上門服務等20余項系統化聯合保障措施。兩年來,隨著新型保障的實施,一線戰斗部隊師以上軍官體檢率達99.8%,高山邊防等艱苦基層單位巡診覆蓋率達98%,因訓練、生活飲食習慣所致的7種(傷)疾病發生率得到有效控制。
兩年多來,醫院共與9個師團衛生機構建立幫帶關系,結成科隊、科所幫帶對子;先后派出42名高級職稱專家到基層單位巡回帶教,現場授課;派出16名主治醫師到部隊衛生隊或任務點頂崗代職,接受52名基層醫療骨干來院進修;醫院醫療器械維修站長年在一線為基層檢修設備,整個體系部隊的醫療設備完好率達到95%以上。
“服務,向戰斗力聚焦”
“服務,向戰斗力聚焦”,是醫院黨委“一班人”的共識。博士、碩士,首先得是戰士。為此,醫院黨委大膽決策,投資600萬元,建起軍區一流的室內衛勤訓練基地。
如今,建成的模擬訓練基地占地近千平方米,配置國內先進的仿真模擬設施設備、基礎訓練器械器材一百余(臺)件,集崗前培訓、醫護教學、野戰訓練及考核等為一體,設置衛勤指揮中心、野戰外科、三防醫學、手術、醫療護理基本技術、急危重癥、戰傷救治等近20個綜合訓練室,具有功能齊全、管理規范、訓練成體系等特點。
這個基地引進現代醫學模擬教育理念,融入生理驅動、觸覺感知等前沿科技,采用實踐教學、情景教學和個體化教學手段,為野戰外科、三防醫學、臨床醫學訓練提供逼真模擬環境。近兩年的科研,26項課題項項貼近戰場。